时间: 2025-05-02 01: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7:10
“信约”一词在中文中的基本含义是指信任和约定。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基于信任而达成的某种协议或承诺。
“信约”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信”和“约”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信”指信任,“约”指约定,两者结合形成了“信约”这一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信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守约。在社会交往中,守信约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信约”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诚信、可靠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诚实和守信,有助于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与朋友之间有过一些信约,比如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定期聚会。这些信约不仅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也让我更加重视诚信和责任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信约”融入到描述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诗句中:
山盟海誓,信约如磐,
岁月流转,情谊不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两个人握手或签署文件的画面,象征着信约的建立。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旋律庄重、节奏稳定的乐曲,来表达信约的坚定和庄严。
在英语中,“信约”可以对应为“trust and commitment”或“promise”。不同文化中对信约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诚信和守约原则是普遍认同的。
“信约”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诚信和守约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和责任感。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信约”,可以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中表达和维护这些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