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4:14
牵肠萦心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中牵挂,难以忘怀。这个成语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关心和思念非常深,以至于心中无法平静,总是念念不忘。
在文学作品中,牵肠萦心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组来表达对某件重要事情的持续关注或担忧。在专业领域,这个词组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心理状态或情感分析时可能会出现。
同义词:
反义词:
牵肠萦心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和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始终保持着描述深切情感的核心意义。
在文化中,家庭和情感的纽带非常重要,因此牵肠萦心 这样的成语在描述家庭成员或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时尤为贴切。它体现了人对亲情和爱情的重视。
这个词组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关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远方默默支持我们的人,以及我们对他们的深切思念和关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一个远在他乡的朋友而感到牵肠萦心。每次想到他独自一人面对困难,我的心就无法平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满窗台,
牵肠萦心的人儿,
在远方是否安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脸上带着忧郁的表情。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如Yiruma的《River Flows in You》,来增强这种牵肠萦心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eart-wrenching" 或 "on one's mind constantly",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能传达出类似的深切情感。
牵肠萦心 这个成语在描述深切情感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
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接信后竟置之不答,那种牵肠萦心的期待不将把血管都绞破么!”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3.
【萦】
(形声。从糸(mì),荧(yíng)省声。糸,细丝。本义:回旋缠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萦,收卷也。 、 《通俗文》-收绩曰萦。 、 《广韵》-萦,绕也。 、 《诗·周南·寥木》-葛藟萦之。 、 李白《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 、 《西游记》-峻赠怪石列,崎岖曲道萦。
【组词】
萦抱、 萦环、 萦萦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