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8:44
牵肠挂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非常挂念,心里放不下,担心得不得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关心和担忧,以至于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牵肠挂肚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经常被用来形容对家人、朋友或爱人的关心和担忧。在专业领域,虽然不常见,但在描述心理状态或人际关系时,也可能使用这个词汇。
同义词:
反义词:
牵肠挂肚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形象的描述了人的内心状态。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表达力。
在文化中,家庭和亲情被赋予极高的价值,因此牵肠挂肚 这个成语在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时尤为贴切。它反映了人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传统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关怀。它让我联想到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无私的爱,以及在困难时刻的相互支持和鼓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我对家人的关心。例如,当我妹妹第一次独自旅行时,我感到非常牵肠挂肚,担心她是否安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儿弯弯挂天边,
牵肠挂肚思故乡。
亲人笑脸梦中现,
温暖如春心中藏。
视觉上,牵肠挂肚 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忧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温柔而忧郁的钢琴曲,旋律中透露出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orrying about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the point of distrac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的深度和强度是相似的。
牵肠挂肚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情感的工具。它不仅描绘了人的内心状态,还反映了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和深刻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思想。
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人家~的等着,你且高乐去!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3.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4.
【肚】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
【组词】
猪肚、 牛肚、 羊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