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8:36
“死到临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死亡即将来临。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正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面临不可避免的灾难或失败。
“死到临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死”和“临头”两个词组成,表示死亡即将到来。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死亡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因此,“死到临头”这个成语在强调危机和紧迫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深刻认识和敬畏。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迫和恐惧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面临绝境时的无助和绝望,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的求生欲望和应对危机的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形容自己在某个关键时刻的压力和挑战,例如在重要考试或面试前的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将“死到临头”融入描述自然灾害或战争的场景,增强诗句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孤立无援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紧张激烈的音乐来增强“死到临头”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 the brink of death”或“at the point of dea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紧迫和危险感是相似的。
“死到临头”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能够有效地传达危机和紧迫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别演戏,说真的。你一生都在撒谎,死到临头就说句真话吧。
~,你该讲实话吧!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到】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到,至也。 、 《诗·大雅·韩奕》-靡国不到。 、 《战国策·齐策》-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 《水经注·江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李斯《谏逐客书》-功施到今。 、 宋·王安石《伤仲永》-复到舅家。
【组词】
到时、 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
3.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