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6:30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隐几视下之称。》-临,监临也。从卧,品声。 、 《尔雅》-临,视也。 、 《荀子·劝学》-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 《诗·大雅·大明》-上帝临女。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组词】
居高临下;如临深渊;临轩、 临下、 临见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引证】
《国语·晋语》。注:“监也。”-临长晋国者。 、 《宋史·赵普传》-今陛下君临四方。
【组词】
临引、 临制、 临政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引证】
《墨子·尚贤下》-临众发政而治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把酒临风。 、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 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
【组词】
临川、 临穴(面对自己的圹穴亦指面对(别人的)墓穴、 临敌
碰上, 逢着。
【引证】
《礼记·曲礼上》-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
【组词】
临头、 临风、 临谷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引证】
《诗·秦风·黄鸟》-临其穴。 、 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山名),以观沧海。 、 晋·干宝《搜神记》-自往临视。
又。
【引证】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
【组词】
光临;莅临;临按、 临送、 临讯
攻伐;胁制。
【引证】
《战国策·西周策》。注:“犹守也。以临韩魏。”注:犹伐也。”-君临函谷。
【组词】
临军对阵
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引证】
姚合《秋夕遣怀》-临书爱真迹。 、 蔡元培《图画》-中国画家自临摹旧作入手。
【组词】
临池、 临本、 临帖
治理、管理、统治 。
【引证】
《韩非子·十过》-少欲,则能临其众。 、 《诗·鲁颂·閟宫》-上帝临女。(治理你们。) 、 《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否?
【组词】
临人、 临御
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引证】
《战国策·秦策一》-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 、 诸葛亮《出师表》-临崩寄臣以大事。
【组词】
临没、 临觞、 临颖
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组词】
临歧、 临文、 临别;临行;临睡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6:30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伯将王,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郑伯其不免乎?临之以庄,犹惧其不济,况不庄乎?’”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看时,见那人是个军官模样,把林冲劈腰里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喝道:‘你这厮原来是个教头,如何这般无礼!’”
《聊斋志异·促织》:“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