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2:16
词汇“毁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毁室”字面意思是指破坏或摧毁房屋。其中,“毁”意味着破坏或毁灭,“室”指的是房屋或房间。
由于“毁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毁室”来描述战争、灾难或暴力行为中房屋被破坏的情况。
“毁室”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毁”和“室”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常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具体的词汇来描述房屋的破坏。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毁室”可能与战争、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等负面**相关联,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这些灾难时的脆弱性。
提到“毁室”,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悲伤、愤怒或无助感,因为它涉及到家园的丧失和生活的破坏。
由于“毁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毁室”用于描述一个场景,如:“夜幕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一座座毁室在废墟中诉说着无声的哀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废墟的景象,听到风声和远处人们的哭泣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房屋被破坏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如英语中的“destroy a house”或“demolish a building”。
“毁室”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相对直接,主要用于描述房屋的破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并不频繁。通过对“毁室”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在描述灾难和破坏时的表达方式。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