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0:09
毁妆: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破坏或去除妆容。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女性卸妆或去除化妆品的过程,也可以比喻性地指代破坏某人的形象或外表。
“毁妆”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相对较新,主要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尤其是在美容和个人护理领域。它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对“毁”字的扩展使用,原本“毁”字更多用于破坏或损坏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毁妆”与女性美容习惯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外表的重视以及女性对自我形象管理的意识。
这个词可能引起一种解脱或放松的情感,因为卸妆通常发生在一天结束时,标志着从公共形象到私人空间的转变。
个人经历中,“毁妆”可能与日常生活的节奏和自我护理的习惯相关联。例如,每天晚上卸妆可能成为放松和准备睡眠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毁妆”用作比喻,描述一个人从社会角色回归到真实自我的过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女性在镜子前卸妆的场景,音乐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增强放松和转变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去除妆容——是普遍的。
“毁妆”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也承载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