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06
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若崩厥角齐稽首,~脂如泉。
《尚书·武成》中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朝歌附近的牧野进行一场恶战,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孟子认为这样描写夸张过度,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纣王残暴,士兵会纷纷起义,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战斗
1.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3.
【漂】
古水名。
【引证】
《山海经》-又南有山,漂水出焉。
没付欠账。
【引证】
《孽海花》-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
4.
【杵】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杵,舂杵也。 、 《易·系辞》传-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组词】
杵臼交、 杵臼、 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