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5:17
悬磬(xuán qì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悬挂的磬,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这个成语比喻家中空无一物,形容极其贫穷。
悬磬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贫困状态,如在古典小说或历史记载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极端贫困的情况时,仍会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贫困问题。
同义词: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囊空如洗 反义词:富甲一方、家财万贯、腰缠万贯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财富状态时各有侧重,但悬磬特别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几乎没有任何财产的贫困状态。
悬磬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磬作为一种乐器,其形状和悬挂的状态被用来比喻家中的空无一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悬磬反映了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在古代,贫困被视为一种不幸,而悬磬**这个成语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方式,用以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同情和关注。
悬磬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贫困、无助和生活的艰辛,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在表达同情或描述贫困状态时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悬磬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社会问题或个人经历时,它提供了一种形象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描述一个家庭因疾病或失业而陷入极度贫困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悬磬可以被用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
风雪夜归人,悬磬家何在? 寒灯照孤影,泪湿旧衣襟。
悬磬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只有一盏昏暗的灯光,和一个孤独的身影。这种视觉联想可以与悲伤的音乐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悬磬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贫困的词汇或成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的“penniless”或“broke”也有类似的含义。
悬磬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且富有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描述了极端的贫困状态,还唤起了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同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磬】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磬,乐石也。 、 《山海经·西山经》-小华之山多磬石。 、 《书·禹贡》-泗滨浮磬。 、 《诗·小雅·鼓钟》-笙磬同音。 、 《诗·商颂·那》-依我磬声。 、 《淮南子·泛论》-语寡人以忧者击磬。 、 宋·苏轼《石钟山记》-钟磬置于水中。 、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组词】
磬人、 磬工、 磬色、 磬师、 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