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8:14
词汇“悬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悬”通常指悬挂、悬空或悬而未决,而“示”则意味着展示、示意或指示。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悬示”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公开展示或指示,尤其是那些悬挂起来以便公众观看的。
“悬示”的基本含义可能是指通过悬挂或其他方式公开显示信息、警告、指示等,以便于人们观看和理解。
由于“悬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悬”和“示”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领域。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悬示”可能与公共信息的传达、警示或宣传有关,反映了社会对公共安全和秩序的重视。
“悬示”可能给人一种正式、公开的感觉,联想到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警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悬示”这个词,但在看到悬挂的指示牌或公告时,可以理解为某种形式的“悬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悬示”来描述某种象征性的展示,如:
晨光中,旗帜悬示着希望,
在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自由的歌。
看到“悬示”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悬挂的标志、公告牌,以及与之相关的声音,如风吹动旗帜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类似的概念,如英语中的“display”或“hang up”,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悬示”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用途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领域和情境中,它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指示。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示】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qí)。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显现;表示。
【引证】
《华严经音义》-示,现也。 、 《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 《苍颉篇》-示,现也。 、 《战国策·秦策》-武王示之病。 、 《楚辞·怀沙》-穷不得所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三国演义》-斩使以示威。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组词】
示像、 示疾、 示现、 示贬于褒、 示重、 示问、 示俭、 示优、 示惩、 示怀、 示导、 示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