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4:18
“愀然不乐”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忧愁、不快乐的样子。其中,“愀然”指的是忧愁、悲伤的样子,“不乐”则直接表达了不快乐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愀然不乐”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的表达方式,如“不开心”或“忧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或情感变化。
同义词:
反义词:
“愀然不乐”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的“愀然”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忧愁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忧愁和不乐常常被视为一种深沉的情感,有时甚至被赋予一种美学价值。在诗词歌赋中,忧愁的情感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社会或自然的深刻思考。
“愀然不乐”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深沉的忧郁和沉重。它让我联想到孤独、失落和无法言说的痛苦。这种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塑造深刻的角色形象,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因为家庭问题而显得愀然不乐,我意识到他需要支持和理解。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的情感状态,并促使我采取行动去帮助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月光洒满窗,
他独坐一隅,愀然不乐。
心中的忧愁,如影随形,
在这寂静的夜里,愈发沉重。
在视觉上,“愀然不乐”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面带忧愁的表情。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寂静的夜晚,只有偶尔的风声或钟声打破沉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llen”或“melancholy”,这些词汇也用来描述忧郁和不快乐的状态,但它们可能没有“愀然不乐”那种深沉和古典的意味。
“愀然不乐”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情感状态时非常有力和精确。它不仅传达了忧愁和不快乐,还带有一种深沉和古典的美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并增强我的文学表达能力。
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大家开怀畅饮,独有卢爷有些~之状。
1.
【愀】
恭谨的。
【引证】
《法言》-闻其言者,愀如也。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