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7:18
室如悬磬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房间里空空如也,就像悬挂着的磬一样空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房间非常空旷,没有任何家具或装饰,显得十分冷清和空虚。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磬,野无青草。”原意是指国家贫困,人民生活困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房间的空旷和冷清。
在**传统文化中,家是一个人生活的中心,家的状态往往反映了主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因此,室如悬磬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内心空虚或生活的不幸。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冷清、孤独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荒凉的景象和寂寞的心情。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的反思,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极简主义者的家,他们的居住空间室如悬磬,但充满了艺术和设计的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心室如悬磬,等待着爱的填充。”
想象一个空旷的房间,只有回声在墙壁间回荡,这种场景可能让人联想到寂静和孤独的音乐作品,如某些古典音乐中的慢板乐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empty as a drum”或“bare as a bone”,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传达了一种空无一物的感觉。
室如悬磬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空间的空旷,也隐喻了内心的空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于是冰雪积日,侃~,而逵马仆甚多。
1.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4.
【磬】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磬,乐石也。 、 《山海经·西山经》-小华之山多磬石。 、 《书·禹贡》-泗滨浮磬。 、 《诗·小雅·鼓钟》-笙磬同音。 、 《诗·商颂·那》-依我磬声。 、 《淮南子·泛论》-语寡人以忧者击磬。 、 宋·苏轼《石钟山记》-钟磬置于水中。 、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组词】
磬人、 磬工、 磬色、 磬师、 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