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32
词汇“愁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愁”通常指忧愁、悲伤的情绪,“予”则有给予、授予的意思。将两者结合,“愁予”可以理解为给予或传递忧愁、悲伤的情感。然而,这个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可能更多出现在古文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愁予夜空星,
寂寥无人听。
心事随风去,
何处觅知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愁予”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古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功能,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予】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 、 《广雅》-予,与也。 、 《淮南子·本经》-予之与夺也。 、 《诗·小雅·干旄》-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 《荀子》-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组词】
予宁、 予齿去角、 予赐、 予归、 予夺生杀、 予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