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39:50
坐便器:坐便器是一种卫生洁具,用于排泄物的处理。它通常包括一个坐式的陶瓷或塑料盆,盆内有一个或多个排水孔,用于连接下水道系统。坐便器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供人们坐着进行排泄。
坐便器这个词源于对卫生洁具的描述,随着现代家居设计的发展,坐便器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简单的陶瓷盆到集成加热、冲洗和烘干功能的智能坐便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坐便器的使用和设计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蹲便器更为常见,而在西方国家,坐便器更为普遍。坐便器的设计和功能也反映了社会对卫生和舒适度的重视。
坐便器通常与隐私、清洁和舒适相关联。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的温馨感,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在日常生活中,坐便器是不可或缺的家居设施。例如,选择一款适合家庭成员需求的坐便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坐便器可以被用作一个象征,代表现代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在寂静的夜晚, 坐便器轻声歌唱, 洗净一天的疲惫, 迎接新日的曙光。
坐便器的设计多样,从简约的白色陶瓷到色彩丰富的现代设计,可以激发不同的视觉联想。在使用时,水流的声响也可能带来一种宁静或清洁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坐便器的称呼和设计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通常称为“toilet”或“commode”,而在日语中称为“トイレ”(toire)。
坐便器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不仅提供了基本的卫生功能,也反映了社会对舒适和便利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坐便器的不同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相关话题。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便】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 、 《礼记·表记》-故自谓便人。 、 《战国策·秦策》-或谓救之便。
【组词】
便席、 便散、 便宁
3.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