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6:25
坐具:指用于坐的家具,如椅子、凳子、沙发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任何设计用来支撑人体坐姿的物品。
坐具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一直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坐具的设计和材料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的木制凳子到现代的电动按摩椅。
在不同的文化中,坐具的种类和使用方式有很大差异。例如,在东亚文化中,传统的坐具如榻榻米和矮桌非常常见,而在西方文化中,高脚椅和沙发更为普遍。
坐具常常与舒适、放松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一个舒适的沙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和休息的时光。
在我的生活中,坐具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工作时的办公椅,还是休息时的沙发,它们都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坐具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阶段:
岁月如椅, 一坐一春秋。 木纹渐深, 人生几度秋凉。
坐具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各种家具的设计和颜色。听觉上,坐在椅子上可能伴随着木头的吱吱声或布料的摩擦声。
在英语中,“坐具”可以对应为“seating”或“furniture for sitting”。不同文化中,坐具的设计和功能都有其独特性。
坐具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也是文化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坐具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