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8:12
“束在高阁”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捆绑并放置在高高的阁楼上。基本含义是指将某物放置在不易触及或使用的地方,通常用来比喻将某物或某事搁置不理,不再使用或关注。
文学语境: 在文学作品中,“束在高阁”常用来形容书籍、艺术品或传统技艺被忽视或遗忘,如“那些珍贵的古籍被束在高阁,无人问津。”
口语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计划或想法被搁置,如“他的创业计划被束在高阁,因为资金问题。”
专业领域: 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图书馆学或博物馆学,这个词汇可能特指文物或资料的保存状态,如“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被束在高阁,以保护它们不受损害。”
同义词: 搁置、闲置、遗忘、忽略 反义词: 重视、利用、关注、启用
“束在高阁”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观,由“束”(捆绑)和“高阁”(高处的阁楼)组成。在古代,高阁通常是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因此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比喻意义,指将某物放置在不常用的地方。
在**传统文化中,高阁常与文人雅士的藏书楼联系在一起,因此“束在高阁”也常带有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来形容资源的浪费或人才的埋没。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被忽视的珍贵事物或被埋没的人才。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和人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有才华的朋友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他们的才华仿佛被“束在高阁”,这让我感到非常惋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束在高阁的梦想, 在寂静中轻轻叹息。 等待着,那一缕阳光, 唤醒沉睡的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阁楼,书架上堆满了尘封的书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给人一种沉静而神秘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书页的沙沙声,或是远处传来的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elve”或“put on the back burner”,都表示将某事搁置或推迟处理。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即暂时不处理某事。
“束在高阁”这个词汇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物品的存放状态,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资源和人才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被忽视事物的关注和反思。
朱门豪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
1.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
2.
【在】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在,存也。 、 《易·乾》-见龙在田。 、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 、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 、 、 《淮南子·原道》-则无所不在。 、 《大戴礼·曾子立事》-在往者,在来者。
【组词】
在生日、 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 在堂、 父母健在
3.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4.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引证】
《说文》-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 、 《左传》。-高其闬阁。 、 《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所以止扉谓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