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3:35
投案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犯罪嫌疑人主动到司法机关或警察局报告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接受调查或处罚。基本含义是犯罪嫌疑人自愿承认犯罪并寻求法律的审判或处理。
投案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投”和“案”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投”有投递、交付的意思,“案”指案件或案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报告自己的犯罪行为。
在**文化中,投案自首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自我救赎,有时也被法律视为一种减轻刑罚的情节。社会普遍认为,投案自首是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尊重,也是个人道德觉醒的体现。
投案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严肃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犯罪、悔恨、法律和正义。对于犯罪者来说,投案可能是解脱和重生的开始;对于社会来说,投案是法律威慑和道德教育的成果。
在现实生活中,投案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一些经济犯罪嫌疑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后,可能会选择投案自首,以期获得法律的宽大处理。
在诗歌中,可以将“投案”融入到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中:
在夜的深渊里,我投案自首, 向那无尽的黑暗,交出我的灵魂。 悔恨的泪水,洗净了罪恶的痕迹, 希望的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投案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警察局、手铐、审讯室等视觉形象,以及警笛声、审讯对话等听觉形象。这些联想都与法律和正义紧密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投案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surrender to the police”或“turn oneself in”可以对应“投案”。不同文化对投案的态度和法律效果也可能有所差异。
投案 这个词在法律和道德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法律程序的一部分,也是个人道德选择的一种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投案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法律术语和道德概念。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