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9:18
“果子”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植物的果实,即植物成熟后的种子携带部分,通常可以食用。果实的种类繁多,包括水果(如苹果、香蕉)、坚果(如核桃、杏仁)以及一些蔬菜(如西红柿、黄瓜)。
在文学中,“果子”常被用来象征丰收、生命力或自然的恩赐。在口语中,它可能只是简单地指代可食用的果实。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食品科学,“果子”可能会有更精确的定义和分类。
“果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至今未有太大变化。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和《楚辞》中,已有使用“果”来指代果实。
在**文化中,果子常与节日和庆典相关联,如春节期间摆放的水果盘象征着富饶和好运。此外,果子也是中医食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果子被认为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果子”通常给人以积极、健康的联想,它代表着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甜蜜。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童年、家乡或特定美好时光的回忆。
在日常生活中,果子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我记得小时候,每当夏天来临,家里总会买很多西瓜和桃子,那是一种夏日的清凉和满足。
在诗歌中,可以将“果子”融入描绘自然美景的诗句中:
山间清泉旁,桃李笑春风。 果子熟透时,香飘十里中。
看到“果子”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色彩鲜艳的水果图片,或是市场上果贩叫卖的声音,这些都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英语中,“果子”可以对应为“fruit”,虽然在英语中“fruit”主要指水果,但在概念上与中文的“果子”相似,都指植物的可食用部分。
“果子”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语言学*,也能增进对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果子”这个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