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4:58
投梭逾墙(tóu suō yú q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投掷梭子越过墙”。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投梭之拒,逾墙之避”,用来形容女子贞洁,拒绝不正当的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投梭逾墙常用来描绘古代女子的贞洁和坚贞不屈。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学讨论中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道德观念。
投梭逾墙出自《左传》,是古代文献中对女性贞洁的一种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相对固定,主要用于强调女性的贞洁和道德坚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贞洁被视为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投梭逾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贞洁的重视,以及女性在这种社会压力下的选择和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贞、纯洁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女性在面对诱惑时的坚定和勇敢,以及她们对道德和贞洁的坚守。
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讨论道德、贞洁或女性地位时,它仍然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比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她投梭逾墙, 贞洁如玉,不染尘埃。 风中,她的誓言, 穿越千年,依旧清晰。
想象一个古代女子在月光下,面对诱惑,坚定地投掷梭子越过墙的画面。这个场景可以配上古筝的悠扬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tand firm”或“to remain chaste”,但这些表达没有投梭逾墙这样具体的视觉和历史背景。
投梭逾墙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古代女性的贞洁,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在现代,虽然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比喻,可以用来强调道德坚守和贞洁的重要性。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杼】
(形声。从木,予声。本义:织布机的梭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以梭为之。-杼,机之持纬者。 、 《诗·小雅·大东》-杼柚其空。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 、 《战国策》-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组词】
杼柚、 杼梭
3.
【逾】
(形声。从辵(chuò),俞声。本义:越过,经过)。
同本义。
【组词】
逾迈、 逾墙钻穴、 逾墉、 逾墙、 逾假不归、 逾轨
4.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