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2:03
投枪:字面意思是指投掷用的长矛,通常是一种古代武器,用于远距离攻击。基本含义是指一种用于投掷的武器,具有尖锐的头部,用于刺穿目标。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投枪”常被用作比喻,象征攻击、挑战或对抗。例如,在古希腊史诗中,英雄们常常使用投枪进行战斗。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投枪”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比喻性地指代任何形式的攻击或批评。 专业领域:在军事历史或古代武器研究中,“投枪”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类型的武器。
同义词:长矛、标枪、投矛 反义词:盾牌、防护、防御
“投枪”一词源于古英语和中世纪拉丁语,最初指的是用于投掷的长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特指一种投掷武器。
在古代文化中,投枪是战士身份和勇气的象征。在现代文化中,它常被用作比喻,代表挑战和对抗。
情感反应:投枪给人以力量和攻击性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战争和勇士的联想。 联想:联想到古代战场、勇士的英勇和战斗的激烈。
在历史小说中,我曾读到关于古代战士使用投枪进行战斗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战争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诗歌:
在古老的战场上,投枪划破长空,
勇士们挥舞着,誓言守护家园。
每一击,都是对自由的呼唤,
投枪之下,荣耀与牺牲并存。
视觉联想:联想到古代战士挥舞投枪的画面,战场上尘土飞扬,投枪在阳光下闪耀。 听觉联想:想象战场上投枪刺入敌人的声音,以及战士们的呐喊声。
在不同文化中,投枪的概念和使用有所不同。例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投枪设计和技术与亚洲地区的投枪有所区别。
“投枪”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武器的一种,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