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5:34
词汇“投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常规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投锤”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投掷锤子”的动作。锤子是一种工具,通常用于敲打或固定物体。因此,“投锤”可能指的是将锤子投掷出去的行为。
由于“投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投锤”,可能是比喻性的用法,比如象征力量或决断的投射。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出现,除非是在特定的技术或体育活动中,如投掷类**。
由于“投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想象性的:
同义词:投掷、抛出、扔出 反义词:接住、拾起、收回
由于“投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投”(投掷)和“锤”(锤子)两个字组合而成。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锤子可能象征着力量、建设或破坏。因此,“投锤”可能在某些情境下被用来象征某种形式的行动或决断。
“投锤”可能让人联想到力量、决心或行动。它可能激发一种积极或激烈的情感反应。
由于“投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投锤”用作比喻,比如描述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决断或行动:
由于“投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投锤”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特定的语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然而,对于特定词汇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棰】
(形声。从木,垂声。本义:短木棍)。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天下》-一尺之棰。 、 王充《论衡·订鬼》-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
【组词】
棰革、 棰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