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7:19
“履机乘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顺应时机,利用变化”。它强调在面对变化时,能够灵活应对,抓住机遇,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履机乘变”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智慧和策略,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赞扬某人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在专业领域,如商业和管理学,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企业或个人在市场变化中的适应和创新能力。
同义词: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因势利导 反义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履机乘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兵法和哲学思想,强调在战争和生活中都要善于利用时机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描述智慧和策略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履机乘变”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结合,即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有积极主动的策略。这种思想在的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词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能够找到出路的人。它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创新和适应的能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迅速适应新环境的情况。那时,“履机乘变”这个成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变化中寻找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云变幻莫测间,履机乘变显英才。”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波涛汹涌的海边,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海浪,他冷静地观察,然后巧妙地利用每一个浪头,顺利地到达对岸。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诠释“履机乘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ize the moment”或“adapt to chan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在变化中抓住机会。
“履机乘变”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和学*原则。它提醒我在面对变化时,要保持灵活和创新的态度,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1.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3.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4.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