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7:48
“万乘之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拥有万辆战车的君主。在古代,战车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万乘之主”通常用来形容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君主或国家领袖。
在文学作品中,“万乘之主”常用来描绘历史上的强大君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文学创作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实力。
同义词中,“霸主”强调的是统治力和影响力,而“君王”和“帝王”则更侧重于地位和身份。反义词则强调了与“万乘之主”相对的普通民众身份。
“万乘之主”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制度。在周朝,天子拥有万乘,诸侯拥有千乘或百乘,这是根据他们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来划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成为描述强大君主的固定表达。
在**古代社会,“万乘之主”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威的重视,以及君主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万乘之主”给人以强大、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印象。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敬畏、尊重或恐惧,这取决于个人的历史观和对权力的态度。
在历史学*中,我经常遇到“万乘之主”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军事结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乘之主,威震八方,一统江山,千古流芳。”
想象一位身披战甲的君王,站在战车上,指挥千军万马,这样的画面和战鼓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mperor”或“king”,但这些词汇没有“万乘之主”所特有的军事和政治实力的象征意义。
“万乘之主”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强大的君主,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权力结构。在学*汉语和了解历史的过程中,这个词汇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军事文化。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众将已会于此,有屈难伸,特令戴宗屈~,亲临水泊,恳告平日衷曲。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1. 【万乘】 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