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5:05
卖官 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出售政府官职或政治职位,通常涉及贿赂或其他形式的腐败行为。这个词汇揭示了一种权力寻租的现象,即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非法交易,以获取个人利益。
卖官 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一致,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卖官的具体表现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卖官被视为一种严重的道德败坏行为,与儒家倡导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相悖。在现代社会,卖官现象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反映了社会对廉洁政治的期待。
提到卖官,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腐败、不公和道德沦丧。这种负面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改革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卖官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通常在讨论政治腐败或社会不公时被提及。例如,新闻报道中对某官员因卖官被捕的报道可能会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
在诗歌中,卖官可以被用来象征社会的黑暗面:
官场如市,卖官鬻爵, 清风不度,浊浪滔滔。 君子之德,何处寻觅? 唯愿清流,涤荡尘埃。
在不同文化中,卖官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利用权力进行非法交易——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olitical corruption”或“selling public office”。
卖官 这个词汇不仅揭示了权力腐败的现实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对廉洁政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