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31
“临渴穿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到了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到了紧急关头才想办法解决,通常带有贬义,暗示缺乏预见性和计划性。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平时不努力,到了关键时刻才急忙应付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提醒他人要有远见,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同义词“亡羊补牢”和“临时抱佛脚”都表示事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但“亡羊补牢”更侧重于事后补救,而“临时抱佛脚”则强调在最后一刻匆忙准备。反义词“未雨绸缪”和“防患未然”则强调提前准备和预防。
“临渴穿井”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临渴而掘井,掘井而饮,饮而思源。”原意是到了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缺乏预见性和计划性。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远见和计划,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提醒人们要有前瞻性和预防意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缺乏准备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平时不努力,到了关键时刻才急忙应付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缺乏计划而导致紧急情况的情况,比如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复*,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临渴穿井”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临渴穿井”融入到描述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无助和焦虑的场景中,以此来强调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炎热的沙漠中口渴难耐,急忙挖掘井水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挖掘声和焦急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on't leave it until the last minute”或“Better late than never”,但这些表达没有“临渴穿井”那样强烈的贬义色彩。
“临渴穿井”这个成语强调了提前准备和预防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缺乏预见性和计划性的批评,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前瞻性和预防意识。
~,事同噬脐,胡可得也。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渴】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口渴。
【引证】
《广韵》-渴,饥渴。 、 《诗·王风·言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小雅·采薇》-载饥载渴。 、 宋·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
【组词】
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3.
【穿】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穿,通也。 、 《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 、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司马光《资治通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穿墉、 穿着鼻、 穿穴、 穿空、 穿胸
4.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