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2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6:02
天诏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来自天上的命令或旨意,通常用于描述神圣的、超自然的命令或指示。在古代,它常被用来指代的命令,因为**被视为天子,其命令被认为是天意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天诏 常用来增强文本的神秘感和庄严感,特别是在描述神话、历史或**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学或文学研究中,天诏 可能被用来分析文本或历史的深层含义。
天诏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天”指天空或神,“诏”指命令或指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神圣的命令。
在传统文化中,天诏 与皇权神授的观念紧密相关,强调的权威和合法性来自天意。这种观念在历史上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皇权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诏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神秘和不可抗拒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庄严的仪式和神圣的权威。
在日常生活中,天诏 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哲学问题时,它可以帮助表达某些深刻的观点或情感。
在诗歌中,天诏 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庄严的氛围:
星辰之下,天诏降临, 万民俯首,聆听神音。
天诏 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景象,或是**仪式中的神圣音乐,带来一种庄严和神秘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divine decree”(神圣的命令)或“celestial mandate”(天上的命令)也有类似的使用和含义。
天诏 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传达了命令的权威性,还体现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层含义。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复杂性。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诏】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同本义 。先秦没有此字,秦汉才出现,多用于上告下。
【引证】
《说文新附》-诏,告也。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 、 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上诏书者。 、 《穆天子传》-以诏后世。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
【组词】
诏众、 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