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8:11
临界这个词源自物理学,最初用来描述物质状态转变的边界条件,如水在100°C时从液态变为气态。字面意思是指达到某种极限或边界的状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系统或情况达到关键点或转折点的状态。
“临界”一词最早出现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质状态转变的边界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如心理学、工程学等,成为一个多用途的词汇。
在现代社会,“临界”常用来形容压力、情绪或资源达到极限的情况,反映了社会对效率和极限的追求。
“临界”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即将发生变化的感觉,常与危机、转折点等情感和联想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临界”来形容自己的情绪状态,如在长时间工作后感到“我的耐心已经临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临界”来描述情感的转折点:
在爱的临界, 我看见了曙光, 也感受到了黑暗的边缘。
在不同语言中,“临界”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达到某种极限或转折点的状态。
“临界”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精确的定义,在日常语言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那些即将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是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词汇。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