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4:21
“僚佐”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辅助或协助主要官员工作的人员,即助手或副手。在古代官制中,僚佐是指在官府中担任辅助职务的官员,他们协助主官处理政务,管理事务。
在文学作品中,“僚佐”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忠诚且能干的助手,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刘备的僚佐,辅佐他成就大业。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官场题材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研究古代官制时会涉及到“僚佐”的概念。
“僚佐”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僚”指的是同僚或同事,“佐”则有辅助、帮助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社会,官制严密,僚佐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不仅是主官的助手,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在现代社会,虽然官制和职能有所变化,但“僚佐”一词仍然保留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僚佐”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忠诚、勤奋和智慧,因为它通常与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辅助领导者的人物形象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直接使用“僚佐”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历史剧时,可能会遇到这一概念,从而对其有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中,可以将“僚佐”融入到一个忠诚助手的角色描述中,如:“他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默默照亮着主人的道路,是那位伟大领袖不可或缺的僚佐。”
视觉上,“僚佐”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服饰和官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场的对话和指令。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assistant”或“aid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僚佐”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官制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文化知识。
1.
【僚】
(形声。从人,尞(liáo)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引证】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 、 《诗·小雅·大东》-百僚是试。 、 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组词】
僚吏、 僚佐、 僚侍、 僚故、 僚品、 僚俊
2.
【佐】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引证】
《广雅》-佐,助也。 、 《墨子·贵义》-故周公旦佐相天子。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 、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 《国语·周语下》-四岳佐之。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予佐尔贾。 、 蔡元培《图画》-佐以科学。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佐读勤苦。
【组词】
佐理、 佐事、 佐戎、 佐相、 佐佑、 佐检、 佐州、 佐谋、 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