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9:00
僚从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跟随在官员或贵族身边的随从或助手。在古代,僚从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官府中协助官员处理文书、事务的低级官员或助手。
在文学作品中,僚从 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官场或历史的背景下,用以描绘官员的随从或助手。在口语中,这个词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古代文献研究中,僚从** 可能会被用来准确描述古代官制中的特定角色。
僚从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僚”字有同伴、同事的意思,“从”字则表示跟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描述古代官制时使用。
在古代,官僚体系非常复杂,僚从 作为官僚体系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场文化。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行政管理。
僚从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严谨和等级森严,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助手们。它可能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过去时代的怀念。
在现代生活中,僚从 这个词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研究或讨论古代历史时。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 僚从 这个词来增加历史氛围:
古道西风瘦马,
官员行色匆匆。
僚从随行左右,
文书事务繁忙。
僚从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场景,官员身着官服,身边跟着一群穿着朴素的随从,忙碌地处理各种事务。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古代乐器的音乐,如古筝或笛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被称为“秘书”、“助理”或“随从”,但这些词汇都没有 僚从 所带有的古代官场和历史文化的特定含义。
僚从 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官制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历史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非常有益的。
1.
【僚】
(形声。从人,尞(liáo)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引证】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 、 《诗·小雅·大东》-百僚是试。 、 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组词】
僚吏、 僚佐、 僚侍、 僚故、 僚品、 僚俊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