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16:58
词汇“像阁”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和分析,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像”和“阁”来进行分析,并尝试从这些角度展开讨论。
结合这两个字,“像阁”可能指的是某种类似阁楼的结构或形象。
由于“像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创造性地使用,用以形容某种具有阁楼特征或感觉的场景或物体。
由于“像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像”和“阁”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但“像阁”作为一个组合词,其词源和演变没有明确记录。
在**文化中,“阁”常常与高雅、文化、历史等联系在一起,如“藏书阁”、“文渊阁”。如果“像阁”被使用,可能是在强调某种文化或历史的氛围。
由于“像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和联想是模糊的,可能与古风、雅致、私密等感觉相关。
由于“像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像阁”来形容一个具有阁楼特色的场景,如: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具有阁楼特色的空间,可能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小房间,或者是某个古老建筑的一角。
由于“像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像阁”作为一个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多的解释和上下文支持。
1.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
2.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引证】
《说文》-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 、 《左传》。-高其闬阁。 、 《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所以止扉谓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