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9:24
回门:在*传统俗中,指的是新娘在婚礼后的第三天,由新郎陪同回到娘家探望父母的行为。这一*俗体现了对新娘家庭的尊重和对婚姻的庆祝。
回门一词源自*古代的婚礼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和意义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在古代,回门不仅是新娘回娘家,也是新娘正式成为夫家一员的社会仪式。
回门*俗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新娘家庭的尊重,也是对新婚夫妇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一俗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
回门一词常常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和婚姻的喜悦。它传递出一种家庭团聚和亲情的美好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回门可能是一次重要的家庭聚会,新婚夫妇借此机会向双方家庭表达感激和爱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喜回门,新衣映日笑颜开。”
回门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新娘穿着红色的嫁衣,新郎陪伴在侧,两人手牵手走进娘家的大门,周围是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俗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新娘可能会有Bridal Shower(新娘送礼会)等活动,但这些活动与回门的意义和形式有所不同。
回门作为一个传统俗,不仅体现了对家庭的尊重,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化传统。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