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4: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4:22:11
“握粟出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手里握着谷粒来进行占卜。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握粟出卜,自何能谷”,意思是问从哪里能够得到好的结果。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好运的渴望。
在文学作品中,“握粟出卜”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困境中寻求出路或希望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命运、机遇或不确定性时,可能会被引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古代社会的占卜文化或人们的信仰。
同义词“求神问卜”和“卜筮问吉”都表达了通过占卜来寻求指引的意思,但“握粟出卜”更具体地指向了使用谷粒进行占卜的行为。反义词“胸有成竹”和“稳操胜券”则表达了自信和确定性,与“握粟出卜”的不确定性和期待形成对比。
“握粟出卜”源自古代的占卜*俗,当时人们相信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物品(如谷粒)可以与神灵沟通,获取未来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扩展,不再局限于字面上的占卜行为,而是用来比喻人们在面对未知时的期待和焦虑。
在**古代社会,占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龟甲、蓍草、谷粒等)来预测未来。这种文化背景使得“握粟出卜”这样的成语得以产生并流传至今。在现代社会,虽然占卜不再像古代那样普遍,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好运的渴望。
“握粟出卜”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和期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占卜场景,以及人们在面对未知时的无助和希望。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在表达对未来的看法时选择使用这个成语。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讨论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使用过“握粟出卜”这个成语。例如,在和朋友讨论职业规划时,我说:“我们现在就像是握粟出卜,不知道哪条路会带给我们最好的结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握粟出卜问前程, 星辰指引夜未央。 心中疑云何时散, 愿得一帆风顺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占卜场景的画作,人们围坐在一起,手中握着谷粒,脸上带着期待和焦虑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带有神秘和期待感的背景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或表达可能包括英语中的“casting lots”或“drawing straws”,这些都是通过随机选择来做出决定的方式,与“握粟出卜”在表达不确定性和寻求指引方面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握粟出卜”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不确定性和对未来期待方面的作用。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占卜文化,也与现代人的情感和思维紧密相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
三国时期,魏国广陵太守琅邪人赵昱,是一个有名的忠孝人士。他13岁时,母亲生病有三个月,他目不交睫地侍候在左右,经常握粟出卜祈求神明保佑他母亲,有时磕头都流出血来,明显消瘦了许多,乡亲们称赞他是个孝子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粟】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 italica),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引证】
《说文》-粟,嘉谷实也。 、 《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
【组词】
粟入、 粟粒
3.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4.
【卜】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
【引证】
《周礼·大卜》注-问龟曰卜。 、 《礼记·曲礼》-龟为卜,蓍为筮。 、 《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 《史记·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指意。
【组词】
卜一课、 卜正、 卜人、 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