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0:04
握炭流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手持烧红的炭火,炭火上的灰烬和汤汁流淌下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非常勇敢,不怕艰难困苦,即使面临极大的危险和痛苦也毫不退缩。
在文学作品中,握炭流汤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勇士在面对困难时的英勇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人勇敢无畏的情境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军事、体育或探险等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极端条件下依然坚持不懈的人。
同义词:
反义词:
握炭流汤 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勇敢和坚韧精神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英勇行为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勇敢和坚韧被视为重要的美德。握炭流汤**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人们应该展现出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联想到火热的炭火和流淌的汤汁,象征着极端的痛苦和危险。同时,它也激发了对勇敢和坚韧精神的敬佩和赞扬。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观看一部关于消防员的纪录片时,看到他们在火场中英勇救人的场景,让我想到了握炭流汤 这个成语,它准确地描述了那些在危险中依然坚持救援的消防员的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握炭流汤,火中取栗,
不畏烈焰,只为救赎。
英雄无悔,烈火中行,
握炭流汤,英勇无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消防员在火场中英勇救人的画面,火光映照在他们坚毅的脸上,炭火和汤汁的流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或战斗音乐,增强这种英勇无畏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raving the elements" 或 "facing the fire",但这些表达没有握炭流汤 这个成语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握炭流汤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勇敢和坚韧的行为,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勇敢和坚韧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能够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英勇无畏的行为。
于是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离,战同枯朽。
《六韬》:“纣之卒,~者十八人。”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炭】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炭,烧木余也。 、 《释名》-火所烧余木曰炭。 、 《孟子》。注:“墨也。”-坐于涂炭。 、 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 炭薪、 炭精纸、 炭笔、 炭冰、 炭火
3.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4.
【汤】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引证】
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
广大貌;浩茫貌
【引证】
南朝梁·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