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3:48
握瑜怀瑾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握、瑜、怀、瑾。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握着美玉,怀抱着珍贵的宝石。基本含义是指拥有珍贵的物品或才能,常用来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才能。
在文学作品中,握瑜怀瑾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高尚品质或非凡才能,如在古典小说或诗词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文雅和深度。在专业领域,如文学评论或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评价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同义词:
反义词:
握瑜怀瑾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和学术领域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握瑜怀瑾** 体现了对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评价。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德才兼备,这个成语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成语的使用不如古代频繁,但它仍然被用来赞美那些具有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
握瑜怀瑾 这个成语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以及他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用握瑜怀瑾来形容一位杰出的学者,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成语的力量和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握瑜怀瑾者,行于世间,
品德如玉,智慧如瑾。
握瑜怀瑾 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手持书卷,身着长袍的画面,以及古琴的悠扬声音,这些都与这个成语所表达的高雅和深邃相契合。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person of great virtue and talent”,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表达的意思相似。
握瑜怀瑾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德才兼备的重视。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我的语言表达中尝试融入这种古典而优雅的元素。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酬君恩,勒鼎铭钟人所羡。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瑜】
(形声。从玉,俞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瑾瑜,美玉也。 、 《礼记·玉藻》-世子佩瑜玉。 、 《淮南子·缪称》-无所用之,碧瑜粪土也。
【组词】
瑜玉、 瑜珉、 瑜珥、 瑜佩
3.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4.
【瑾】
(形声。从玉,堇(qín)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瑾瑜美玉也。 、 《左传》-瑾瑜匿瑕。 、 《楚辞·愍命》-捐赤瑾于中庭。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瑾握瑜。
【组词】
瑾瑜、 瑾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