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8:22
词汇“册奏”是一个相对古老且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向呈递的正式文书。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册奏”字面意思是指以册页形式书写的奏章,即官员向**报告事务、请求指示或表达意见的正式文书。
“册奏”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僚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册奏”是官员与沟通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
该词汇让人联想到古代朝廷的庄重和严肃,以及官员对国家事务的认真态度。
在现代生活中,该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历史题材的创作时,可能会涉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朝廷的诗歌时,可以写道:“金殿之上,册奏纷呈,言辞恳切,心系黎民。”
想象一位官员手持册奏,步履庄重地走向金殿,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请愿书”或“报告”,但“册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在其他文化中并不常见。
“册奏”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理解*古代政治和社会结构时,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学和分析“册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官僚体系和文化传统。
1.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
2.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