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03
卧房:指供人睡觉休息的房间,通常是私人空间,用于个人或夫妻的睡眠和休息。
卧房一词由“卧”和“房”组成。“卧”指躺下休息,“房”指房间。在古代汉语中,卧房通常指供人休息的房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专门用于睡眠的房间。
在**传统文化中,卧房被视为非常私密的空间,与个人的隐私和家庭和谐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卧房的设计和装饰也反映了个人品味和生活质量。
卧房常常让人联想到安静、舒适和放松。它是一个人最私密的空间,可以让人暂时远离外界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卧房是一个让我感到最放松的地方。每当我疲惫时,回到卧房,躺在舒适的床上,总能让我迅速恢复精力。
诗歌:
卧房里,月光洒满床,
梦中的我,轻轻飘荡。
书架旁,诗集静静躺,
夜的宁静,伴我入梦乡。
在英语中,“卧房”对应的是“bedroom”,虽然在不同文化中具体的设计和装饰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功能和意义是相似的。
卧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睡眠和休息的空间,也反映了个人隐私和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卧房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
1.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