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1:09
“册府”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收藏书籍的地方,类似于图书馆或藏书阁。在古代,册府通常指的是官方或贵族收藏重要文献和典籍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册府”常用来形容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地方,如“学府之册府,智慧之渊薮”。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带有浓厚的文言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图书馆学或文献学,可能会偶尔提及,用以强调文献的珍贵和重要性。
“册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册”指书籍,“府”指收藏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图书馆”等更为通俗的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被视为知识的载体,因此收藏书籍的地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册府不仅是知识的仓库,也是文化和学术传承的重要场所。
提到“册府”,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庄重、神秘和充满智慧的氛围。它让人感到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册府”这个词,但在参观一些古老的图书馆或藏书楼时,我会想到这个词汇,感受到一种与古代学者共鸣的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独步册府间,书页轻翻,古人的智慧在指尖流转。”
想象一座古老的册府,四周是高大的书架,书页翻动的声音在静谧的空间中回响,这种场景带来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library”或“archive”来对应“册府”,但这些词汇缺少了“册府”所蕴含的文雅和历史感。
“册府”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深度和文化背景。
1.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