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9:11
“册封”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正式的文书或仪式授予某人爵位、封号或其他荣誉称号。这个词汇通常与封建社会的贵族制度相关,尤其是在古代,会通过册封仪式授予臣子爵位,以表彰其功绩或确认其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册封”常用于描述历史场景,如宫廷斗争、英雄事迹等,用以展现人物的地位变化或历史进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传统文化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册封是研究封建制度和礼仪的重要概念。
同义词:封爵、授勋、封赏
反义词:废黜、剥夺
“册封”一词源于**古代的文书制度,其中“册”指文书或记录,“封”指授予或封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用于描述授予爵位的行为。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汉书》中,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册封的记载。
在古代社会,册封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体现,也是社会等级和秩序的维护手段。通过册封,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激励臣子效忠。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的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
提到“册封”,我联想到的是庄严的仪式、华丽的服饰和古老的文书。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仪式的庄严感,让人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和权力结构。
在我的生活中,册封这个词汇主要出现在历史学*和文学阅读中。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书中多次提到曹操、刘备等人的册封经历,这些故事让我对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册封”:
金册玉印,昭示着荣耀的册封,
历史的尘埃中,英雄的足迹依旧清晰。
想象一场古代的册封仪式,可以联想到宫廷音乐的庄严旋律,以及官员们身着华丽官服的场景。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册封仪式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制度如爵位授予(knighting)或封爵(peerage)也存在,虽然具体形式和名称不同,但都是通过正式仪式授予荣誉和地位。
通过对“册封”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工具,也是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1.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