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2:16
弃职:字面意思是指放弃或辞去职务。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主动或被动地不再担任某个职位或职务。
“弃职”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官职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各种职业和职务。
在**传统文化中,官职被视为一种荣誉和责任。因此,弃职可能被视为对个人或家族的重大决定,有时甚至带有道德或伦理的考量。
“弃职”可能引起对个人勇气、牺牲或失败的联想。它可能被视为一种解脱,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损失。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人因为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或个人理想而选择弃职,这种决定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情感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诗歌中,“弃职”可以被用来象征个人对自由的追求,如:
他弃职而去, 如同鸟儿挣脱了笼子的束缚, 飞向那无垠的天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方的山脉,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决断的氛围。
在英语中,“弃职”可以对应为“resign”或“quit one's job”。不同文化中,对弃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涉及到个人与职业身份的重新定义。
“弃职”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涉及个人选择、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语境应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