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26
弃财:字面意思是指放弃或抛弃财物。基本含义是指某人主动或被迫放弃自己的财产或金钱,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如道德、法律、紧急情况等)而做出的决定。
“弃财”一词源于汉语,由“弃”和“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弃”意味着放弃或抛弃,而“财”则指财物或金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弃财”有时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尤其是在涉及道德抉择或牺牲精神的情况下。例如,古代的侠义故事中,英雄常常为了正义或救人而弃财。
“弃财”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牺牲、无私和勇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道德抉择和人性光辉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在紧急情况下弃财救人的故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弃财”背后的道德力量和人性光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弃财”:
在风暴的呼啸中,他弃财而去, 只为那一线生机,只为那一份希望。 财宝虽重,不及生命之轻, 他选择了光明,放弃了黑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风雨中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沉重的财宝,朝着远方的光明走去。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激昂、充满希望的乐曲,来表达“弃财”背后的勇气和决心。
在英语中,“弃财”可以对应为“abandon wealth”或“forsake riches”。不同文化中,对于“弃财”的态度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可在某些情况下,放弃财富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通过对“弃财”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还承载着道德、牺牲和人性等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弃财”对于传达复杂情感和深刻思想至关重要。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