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24
“尸禄素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尸体一样只接受俸禄而不做事,只吃素食而不劳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只享受待遇而不尽职责的人,或者只知享受而不付出努力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或社会成员。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那些懒惰或不负责任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责任与权力的关系。
“尸禄素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职责的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批评那些在任何职位上不尽责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被期望以民为本,勤政爱民。因此,“尸禄素食”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官员行为的批评和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批评任何职位上的不负责任行为。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批评和不满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懒惰、不负责任和自私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应该尽职尽责,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有人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尸禄素食者,心似寒冰坚。不问世事苦,只图自身安。”
想象一个官员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面前堆满文件却无动于衷,这样的画面可以与“尸禄素食”这个成语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therbedding”或“doing nothing while drawing a salary”,但这些表达没有“尸禄素食”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尸禄素食”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批评性的表达,也是对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提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昔有蘧敖逃禄,传载其美,所以浊世,励贪夫,贤于尸禄素食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1.
【尸】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凭几曰卧。-尸,神像也。象卧之形。 、 《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 《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祝延尸。 、 《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 、 《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
3.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