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4:31
尸禄素餐(shī lù sù cā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尸体一样领取俸禄,吃着简单的饭菜。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不做事却享受俸禄的人,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官员或职员。
在文学作品中,尸禄素餐常用于讽刺和批评,揭示社会不公和官员的懒惰无能。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讨论中,它可能被用来分析官僚体制的问题。
同义词:尸位素餐、尸位餐素、尸位素食 反义词:勤政爱民、鞠躬尽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用法的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批评不做事却享受待遇的人。反义词则强调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对公众的服务精神。
尸禄素餐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尸禄”指的是像尸体一样领取俸禄,“素餐”则是简单的饭菜。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职责和行为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被期望勤政为民,尸禄素餐**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官员行为的期望和批评。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
尸禄素餐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懒惰、无能和不负责任。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不公平现象的愤怒和对改革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个同事或朋友不做事却享受待遇,可能会用尸禄素餐来形容他们,以此表达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尸禄素餐者,日日享清闲。
勤政为民者,夜夜不得眠。
尸禄素餐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懒散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而其他人则在忙碌工作。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一种懒散、无聊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therbedding”或“deadwood”,但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与尸禄素餐有所不同,主要强调的是冗员或不必要的开支。
尸禄素餐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批评性的词汇,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公平和不作为现象的批评。
宋·王禹偁《让西京留守第二表》:“述度德量力之心,减~之咎。”
1.
【尸】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凭几曰卧。-尸,神像也。象卧之形。 、 《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 《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祝延尸。 、 《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 、 《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
3.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
4.
【餐】
(形声。从食,(cán)声。本义: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餐,吞也。 、 《广雅》-餐,食也。 、 《方言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相谒而餐。 、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汉书·高帝纪》-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
【组词】
进餐;会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