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7:45
燕尾服是一种正式的男士晚礼服,其特点是前短后长,后摆分裂成两个类似燕尾的形状,因此得名。燕尾服通常为黑色或深蓝色,搭配白色衬衫、领结和背心,是参加正式晚宴、舞会或婚礼等场合的传统服装。
燕尾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最初是作为骑马时的服装设计,后来逐渐演变成正式场合的礼服。"燕尾"一词来源于其独特的后摆形状,类似于燕子的尾巴。
燕尾服在西方文化中与贵族、绅士和传统礼仪紧密相关。它代表了正式和优雅,是特定社会阶层和场合的象征。
燕尾服给人以正式、庄重和优雅的印象。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会、皇家舞会或历史电影中的场景。
在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时,选择合适的燕尾服可以展现个人的品味和对场合的尊重。
在诗歌中,燕尾服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传统的价值:
燕尾服下的岁月, 静静流淌,无声无息, 留下的是优雅的痕迹, 在时光的长河中, 永不褪色。
燕尾服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黑白电影中的绅士形象,或是古典音乐会上的指挥家。听觉上,它可能与古典音乐的旋律相联系。
在不同文化中,燕尾服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亚洲文化中,类似的正式礼服可能更注重颜色的多样性和装饰的华丽。
燕尾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服装类型,还承载了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多种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语境。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尾】
3.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