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5:20
实物:指实际存在的物品,与抽象概念相对。实物通常具有物质形态,可以触摸、看到、感受到。
实物一词源自汉语,由“实”和“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实”指真实、确实,“物”指物品、东西。随着语言的发展,“实物”逐渐固定为指代具体物品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实物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仪式中,特定的实物可能代表神圣或吉祥。
实物这个词给人一种踏实、真实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可以触摸和感受到的东西,与抽象概念相比,实物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区分实物和抽象概念。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关注的是实物商品的质量和外观;而在学*理论知识时,我们处理的是抽象概念。
诗歌:
在这片虚幻的海洋中,
实物如灯塔般矗立,
指引着迷失的船只,
穿越迷雾,抵达彼岸。
视觉:想象一个摆满各种实物的展览厅,每件物品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颜色。 听觉:想象在展览厅中,每件物品被触摸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如木头的嘎吱声、金属的叮当声。
在英语中,“实物”可以对应为“physical object”或“tangible item”。不同文化对实物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实物作为具体存在的物品,其基本含义是普遍的。
实物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区分和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物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实物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交流。实物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1.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