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4:40
词汇“实理”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实”通常指真实、实际,而“理”则指道理、理论或原理。因此,“实理”可以理解为实际的道理或实际的理论。
“实理”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实际的道理或实际的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者指那些经过实践验证的真理。
由于“实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少。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强调某种理论或观点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哲学、科学或教育学中,可能会用来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由于“实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实”和“理”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实理”可能会被更多地提及。例如,在教育领域,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实理”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强调的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因此在情感上可能与信任、确信等正面情感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学术讨论或专业学习中遇到“实理”这个词汇,用以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实理”融入,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我们寻找那闪耀的实理,
它如灯塔指引方向,
让我们在探索中不迷失。
由于“实理”强调的是实际的道理,可以联想到一些实际的场景,如实验室、教室或图书馆,以及相关的声音,如实验仪器的声音、书页翻动的声音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文中可能会用“practical truth”或“empirical theory”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实理”这个词汇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要注重实际应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观点。
1.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