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5:05
“乘机打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利用某个机会或**进行非法的抢劫或掠夺。基本含义是指在他人处于困境或混乱时,趁机进行不正当的利益获取。
在文学中,“乘机打劫”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狡猾和不道德行为,如在《红楼梦》中,贾府衰败时,一些仆人便乘机打劫家中的财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别人不注意或困难时占便宜。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在危机中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
同义词:趁火打劫、趁人之危、趁乱取利 反义词:雪中送炭、济困扶危、助人为乐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趁火打劫”更强调在灾难中趁机行动,“趁人之危”则强调在他人困境中行动。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乘机打劫”完全相反的正面行为。
“乘机打劫”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乘机”和“打劫”两个词组合而成,表示利用机会进行抢劫。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乘机打劫”通常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与儒家强调的仁义道德相悖。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在他人困难时趁机谋取私利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不诚实和缺乏同情心。它可能影响人们对于某些人物或行为的评价,促使人们更加警惕和批判性地看待类似的行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或听说过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有人利用混乱局面进行不正当的利益获取,这种行为让人感到愤怒和失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阴影下,贪婪的手乘机打劫,心灵的花园,凋零在无情的掠夺中。”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黑暗的街道上,蒙面的人在混乱中抢夺财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笛声和人们的尖叫声,营造出紧张和不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advantage of a cr****”或“exploit a situ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指在危机中利用机会获取不正当利益。
“乘机打劫”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还反映了社会对于道德和正义的期待。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
以致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你不能~国有财产。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3.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4.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