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6:04
“乘胜追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取得胜利后继续追击敌人,以扩大战果。基本含义是指在取得初步成功或优势后,继续努力,不放松,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就或胜利。
“乘胜追击”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军事策略,强调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后不应放松警惕,而应继续追击敌人,以确保最终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应用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其他需要持续努力的场合。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它鼓励人们在取得初步成功后,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继续前进,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不断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它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应轻易放弃,而应坚持到底。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学术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后,老师用“乘胜追击”鼓励我继续深入研究,最终我在更高级别的竞赛中获得了奖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乘胜追击,不畏前路险, 星光指引,梦想终将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员在赛道上奋力冲刺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激昂的进行曲,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意思是在机会出现时立即采取行动,与“乘胜追击”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在有利时机采取行动。
“乘胜追击”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实用的成语,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在取得成就后不应满足,而应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
3.
【追】
(本义:追赶)。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引证】
《说文》-追,逐也。 、 《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以比追胥。 、 《左传·庄公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 、 《管子·七臣七主》-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 、 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 、 《庄子·应帝王》-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 、 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 《资治通鉴》-闻追豫州。
4.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