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3:06
征购:征购是指政府或其他官方机构为了公共利益,按照一定的价格和条件,强制性地向公民或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国家紧急状态、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以确保国家或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在文学中,征购可能被用来描绘政府的强权或社会的不公。在口语中,征购可能被提及以讨论政府的经济政策或社会福利。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政治学,征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和效果。
同义词:征用、收购、强制购买 反义词:自由交易、自愿购买
同义词中的“征用”强调的是政府对私人财产的强制性使用,而“收购”则更多指商业上的购买行为。反义词中的“自由交易”和“自愿购买”则强调了市场经济中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征购”一词源于中文,由“征”和“购”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征购可能指的是政府对民间物资的征集,而在现代,它更多地与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相关联。
在**历史上,征购常常与国家的紧急状态或战争相关联,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在现代社会,征购政策也常被用来调控市场,保障基本物资的供应。
征购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强制和不可避免的意味,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政府权力过大或市场自由受限的担忧。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国家在特殊时期的集中力量和统一行动。
在个人经历中,征购可能与历史课程中学*到的国家政策相关,或者在新闻报道中听到政府为了应对突发**而采取的措施。
在诗歌中,征购可以被用来象征政府的权威和人民的无奈:
铁蹄下的征购,无声的抗议, 稻穗低垂,农民的泪滴。 政府的命令,市场的沉默, 一纸公告,改变了季节。
征购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公告的严肃声音,或者是市场上突然的安静,以及农民面对征购时的无奈表情。
在不同文化中,征购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国家,类似的政府干预可能被称为“requisition”或“compulsory purchase”,但其背后的法律和社会机制可能与**有所不同。
征购是一个涉及政府权力和市场经济的复杂概念。它不仅反映了政府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也体现了社会对政府干预的不同看法。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征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政府政策和社会动态。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购】
(形声。从贝。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悬赏征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购,以财有所求也。 、 《广雅·释言》-购,偿也。 、 《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组词】
购求、 购问、 购募、 购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