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4:25
“以意为主”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强调思想、意图或意义的重要性,而不是形式或外表。它通常用来描述在创作、表达或决策过程中,更注重内在的含义和目的,而非外在的表现或手段。
在文学中,“以意为主”可能指的是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比其文学技巧或形式更为重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强调在交流中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比字面意思更重要。在专业领域,如设计或工程,它可能意味着设计或项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比外观更为关键。
“以意为主”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如《论语》中提到的“言必信,行必果”,强调行动和言语的内在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在中国文化中,“以意为主”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紧密相关,强调内在的道德和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批判过分注重形式和表面现象的社会现象。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深刻的,它让我联想到追求真实和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中寻找和理解深层含义的必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在阅读文学作品和进行深入对话时应用“以意为主”的原则,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对话者的真实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我以意为主,寻找那最亮的星,它不仅照亮我的路,更照亮我的心。”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内心世界的画作,其中抽象的形状和色彩代表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在音乐中,一段缓慢而深情的旋律可以很好地表达“以意为主”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