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41:42
“义无旋踵”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义不容辞,毫不犹豫”。其中,“义”指的是道义、责任或义务,“无旋踵”则形象地描述了行动迅速,没有转身回头的意思。这个成语强调在面对道义或责任时,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不推诿、不拖延。
在文学作品中,“义无旋踵”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无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要果断行动,不畏缩。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履行职责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义无旋踵”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中对道义和行动迅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果断和责任感的一种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道义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义无旋踵”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用以强调在面对道义或责任时,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敢、果断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迅速做出决策的情况,那时我意识到“义无旋踵”的重要性。例如,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我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这让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和勇气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义无旋踵”融入到描述英雄事迹的诗句中:
英雄出少年,义无旋踵间。
剑指苍穹路,心怀天下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勇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他的身影坚定而迅速,没有丝毫犹豫。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让人联想到果断和勇敢的行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out hesitation”或“promptly”,但这些表达没有“义无旋踵”所蕴含的道义和责任感。
“义无旋踵”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提醒我在面对责任和挑战时,要果断行动,不畏缩。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道义和责任感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性。
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旋】
转轴。
【引证】
唐·杜甫《画鹰》-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温酒器。通称“旋子”。
【引证】
元·戴侗《六书故》-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
4.
【踵】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 、 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 、 《庄子·德充符》-踵见仲尼。 、 《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有司靡踵。 、 《后汉书·皇后纪》注-踵,迹也。 、 《六韬·均兵》-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组词】
踵呼